近年来,融安县沙子乡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狠抓矛盾调处,通过搭平台、畅渠道、学“枫桥经验”,着力提升全乡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搭平台 解纠纷
“基层农村群众产生矛盾,往往都是长期生活积累下来的,一旦爆发,情绪都比较激动,容易‘擦枪走火’,甚至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危险系数比较高,劝他们进调解室座谈调解,问题基本上能够化解。”融安县沙子乡党委书记卢玉词谈及建设综治维稳中心和群众工作室时说。
该乡成立“两个机构”(综治维稳中心和群众工作室),建立“两个阵地”(信访接待室和人民调解室),在每个行政村设一名调处员,构建民调、信访、群众工作机构相融合的矛盾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体系,及时发现基层群众发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严格按照“321”调解机制及时上门开展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该乡还以综治维稳中心为主干,构建八个纠纷化解机制,即建立统一指挥机制、预防排查机制、属地管理机制、调解处置机制、包案化解机制、责任查究机制、预警报告机制、多元化衔接机制。
畅渠道 化矛盾
化解矛盾的渠道畅不畅通是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之一。沙子乡建立健全覆盖乡、村、屯三级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组织包村领导、第一书记、包村组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理事会成员、“五老”志愿者等245人,化身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员,其中由老党员、离任村干部、退休教师、先进模范组成的调解小组活跃在村屯第一线,在网格内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摸排调处活动,充分发挥村内群众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优势,确保群众矛盾纠纷发生后,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上报信息、调处解决。
“请你们赶快来马兰屯,吴某和阳某吵架了。”红妙村马兰屯的吴某和阳某发生土地纠纷时,红妙村马兰屯网格员阳玉忠第一时间向村委汇报情况,包村组立即组成工作组,入户了解情况并进行耐心调处,经多方沟通和协调,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
渠道畅了,矛盾少了。沙子乡主动落实“三包”制度,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社区),乡镇、村(社区)包网格的三级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探索“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学经验 促和谐
“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矛盾防风险、调解纠纷促和谐为抓手,主动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真心真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村屯,不断增强沙子乡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助力乡村振兴。”沙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覃家超如是说。
该乡对常见矛盾纠纷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并着重就林地纠纷、情感纠纷、邻里纠纷等常见纠纷的法律知识以及处理技巧,对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让基层工作一线的同志全部掌握矛盾纠纷处理流程和方式方法,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另外,还要求在接待办理信访事件中,做到“三个一样”,即不论干部、群众,一样热情接待;不管大事、小事,一样细心对待;不管老问题、新问题,一样耐心处理。坚持“三不结案”,坚持做到问题未查清不结、定性不准确不结、材料不齐全不结。
据统计,该乡坚持以推进“枫桥经验”进乡村、严格按照“321”调解机制及时上门,共调处矛盾纠纷22件,成功化解20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90.9%,社会治安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社会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本报通讯员 谭凯兴
韦邦顺 麦兰辉
来源:融安县信访局